在整个3月份,生猪价格都没有给养猪户好脸色看。为何年后猪价一直持续下跌?什么时候是个头呢?猪肉价格是否会降到15元以下?四月生猪禁止调运以后,对猪价有何影响?
3月1日到3日,猪价处于上升阶段,其中,3月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达到29.98元一公斤。虽然说冲击30元大关未果,但是如果选择当天出栏的养猪户,应该还是能够感到一些幸运。因为自此之后,猪价一路下滑,连续跌破29元、28元、27元26元大关。目前,全国无外三元生猪,均价25.44元一公斤,比昨天下跌了0.23元,同比下跌26.18%,环比下跌15.14%。
在其他生猪品种方面,猪价同样在加速下跌。其中内三元生猪均价25.09元一公斤,比昨天下跌了0.18元。土杂猪的价格是24 .59元一公斤,比昨天下跌了0.22元。
生猪价格持续下跌,何时才是尽头呢?
从目前生猪价格走势来看,这一波深度调整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。因为,现阶段正处于猪肉消费淡季,消费者购买的需求持续降低。目前,瘦肉型白条猪的出厂价已经跌到了32.61元一公斤,这与过年前的1月中旬相比,下降了14.45元一公斤,整体跌幅达到了30%以上。
在猪肉的批发价格方面,目前全国的猪肉批发价格,已经从1月中旬的47.64元一公斤跌到了目前的35.74元一公斤,整体下跌了11.9元,跌幅也超过了25%。
从零售端来看,猪肉价格已普遍跌破20元一斤,部分地区甚至价格已经跌到了16元左右。当然,可能大部分地区猪肉的价格维持在18~20元之间,但即使猪价这么低,还是无法有效刺激需求。
因此,老百姓猪肉消费需求不旺,反而会抑制猪价上涨,甚至可以说,这一波生猪价格下跌,跟消费需求紧密相关。
另外,从供给端来看,截止到2月底,我国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95%以上。如果严格按照这种速度来看的话,再过三个月,也就是到2021年第二季度结束,很有可能完成既定目标,恢复到常态水平的100%。生猪供给的大量增加,养殖户的集中出栏,也是猪价走跌的重要原因。
归根结底,按照猪周期的发展规律,在上涨了一年多之后,进入下跌通道,进行回落调整,是一种可预期可预见的事情。如今靴子落地,或许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。
四月生猪“禁调”即将开始,对行情走势有什么影响?
由于非洲猪瘟疫情,并没有完全消退。今年以来在我国的云南、四川等多个省份,都出现过非洲猪瘟疫情报告事件。很多疫情的发现,都是因为生猪非法调运查到的,并由此率先在中南六省开展了禁止生猪调运的措施。4月1日实施之后,长距离大规模生猪调运即将结束,取而代之的是当地屠宰,然后再将猪肉运往各地。
对于养殖户来说,影响比较大。一是集中养殖区域生猪无法外运,会加速本体猪价下跌。本地猪源多了,市场供给增加,4月价格可能还会比现在更低。二是非主产区猪价可能会上升。如果本地没有大型的养殖场,猪肉主要从外地供应,可能短时间的会造成供应比较紧张的问题,价格会有一定上调。
另外4月清明节将至,在消费端对市场可能有一定的提振作用,猪肉消费增加,猪价有可能短期内反弹。但由于清明节的假日作用不会太过明显,这一轮猪价反弹的力度不会太大。进入4月中旬之后,猪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调。
当前,部分城市猪价已经跌到12元一斤以下。如果按照目前走势,在4月底前跌回10元一斤,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我个人预计,这一轮猪价持续走低的态势将会延续到第2季度结束,因此未来还有很长的走跌时间。
对于养殖户来说,近期养殖利润虽然有所减少,但并非完全无利可图,所以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养殖规模,将养殖利润最大化。
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猪肉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调,甚至会到15元一斤。现在供应整体比较顺畅,不存在价格突然上涨的情况,因此可以随时购买,无需担心。